朋友合伙创业,如何科学分配资金股、技术股、资源股、岗位股?
合伙的好处很多,可以弥补创始人在资源、资金、技术等诸多方面的不足,大幅提升创业成功的概率;合伙的潜在风险也很大,如果股权分配不公,日后就会闹得鸡犬不宁。
以下是一个朋友合伙创业分股权的典型案例,非常有借鉴意义:
案例背景
张三、李四、王五曾经是关系很好的大学同学,毕业后各自打了几年工,某日三人聚在一起聊天,萌生了合伙开公司的念头。
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,三人明确了分工:
张三:担任董事长,统揽全局,负责技术开发,全职参与。
李四:担任总经理,负责公司运营,全职参与。
王五:有一定的客户资源,负责大客户对接,兼职参与。
同时,三人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,确定了各自的出资金额:
张三出资30万元,李四出资20万元,王五出资10万元。
股权分配草案
股权分配最常见的做法,就是按照出资多少来确定各自的比例,于是三人很快拟定了股权分配草案:
公司注册资本60万元,张三出资30万,占比50%;李四出资20万元,占比33%;王五出资10万元,占比17%。
面对这样的分配方式,三人都觉得不妥,因为没有考虑各自在技术、管理、资源等方面的投入,也没有考虑全职和兼职的问题,存在一定的隐患。
科学的股权分配
那么,科学的股权分配方式是如何操作的呢?
首先,对股权进行分类。
我们需要将股权分为资金股、技术股、资源股、岗位股四部分,并确定各自的比例。比如,资金股占50%,技术股占30%,资源股占10%,岗位股占10%。
其次,分类计算股权比例。
根据每个人在各板块的投入情况,确定各类股权的分配比例。
资金股:按各自的出资比例分配,张三50%、李四33%、王五17%。
技术股:谁负责技术开发,分配给谁,张三100%,李四和王五不参与分配。
资源股:谁负责提供资源,分配给谁,王五100%,张三和李四不参与分配。
岗位股:只分配给全职参与的人,张三50%、李四50%,王五不参与分配。
最后,统计各自的股权比例。最终股权比例=50%×资金股比例+30%×技术股比例+10%×资源股比例+10%×岗位股比例。
张三:50%×50%+30%×100%+10%×50%=60%
李四:50%×33%+10%×50%=21.5%
王五:50%×17%+10%×100%=18.5%
配套制度与案例启示
让股权动起来:虽然根据各合伙人的初始状态,拟定了股权分配的合理方案,但事态的发展充满了变数,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股权进行调整。
明确退出机制:凡事丑话说在前头,分股的时候要提前约定好离职、业绩未达标等情况下股权回购的规则。
避免平均主义:均分股权是朋友合伙最常见的分股方式,也是隐患最大的方式。
量化各类贡献:不仅出资需要量化,管理、技术、资源等各类关键要素都需要折算成股权价值。
东掌咨询,股权设计咨询公司,企业顶层设计引领者,服务客户上千家,标杆案例数百家,助力数十家公司成功上市,常年辅导企业顶层设计与股权合伙机制。